• 退休园地

荆金华:让 PDP-11 计算机更好地为教学和科研服务

2015.04.29

荆金华

计算机科学系成立的初期,老师们的学术水平和能力、教学和科研的影响力在全国是一流的,但是,那时计算机科学系的计算机设备是比较简陋的,能拥有一台比较好的计算机是老师们梦寐以求的事情。

记得 1987 年前后,那时我已经是计算机网络科研组的成员,为了做计算机网络研究,一方面要争取到国家的研究项目,要有经费,也要有当时较好的计算机设备,张根度教授想了很多办法,化了大约 40 多万,买了一台 PDP11 计算机,用于科研工作。当时还没有 PC 个人计算机,国内流行的是 IBM 公司(国际商用计算机公司)的中大型计算机和 DEC 公司(数字设备公司)的小型计算机,PDP11 计算机是属于 DEC 公司的小型机系列。它使用多用户操作系统,可以同时多个用户使用这台计算机,因为那时计算机的资源珍贵,一台计算机连接多个带有显示的终端,大家通过各自的终端同时使用该计算机,这是当时流行的做法,不像现在,基本的模式是每人用一台联网的计算机。这台 PDP11 计算机虽然供多人同时使用,其功能也不能与现在的计算机相比,它的硬盘只有几十兆,但它在那个年代已经是系里最好的计算机设备之一。

当时系里开设汇编语言的课程,而这个课程如果没有上机实习,效果就会很差,因此系领导商量下来,希望我们的 PDP11 计算机机房开放给全系的学生使用。考虑到是培养学生的需要,是解决系里的燃眉之急,我们实验室同意了系里的意见,并做到以学生使用为主,我们自己的科研人员用机,则利用学生不使用的时间段。

我当时是负责管理 PDP11 计算机机房的,当然是无条件服从。因为学生很多,而 PDP11 计算机本身的功能有限,每次同时接待的学生大概 30 人左右,否则速度就很慢了。学生上机只能安排在课后,除了白天外,常常需要把每天晚上和星期天(那时是每周六天工作制)一整天都得安排学生上机。我们组里能够参加值班的也就 3 个人(记得有王小芳老师等),根本排不过来。系里知道这个情况后,决定由全系各实验室派人帮忙值班,这样终于能满足学生的需要。由于那时的计算机的软硬件的可靠性不如现在的计算机,经常会出现软硬件的故障,当出现故障时,帮忙值班的人当然无法解决,需要我们来处理,因此我和王小芳老师等原 PDP11 计算机机房的工作人员就特别忙了。记得那时半夜里常常会打来电话,叫我去解决故障,我当时就住在学校对面的第五宿舍,我就会立即起来到机房处理故障。这样的日子大约延续了一年多。由于长期劳累,睡眠不足,到后来我发了肩周炎,医生说这应是 50 岁人生的病,可我那时才 40 出头。当时我们还是坚持下来,没有叫苦。

那时汇编语言课程的授课教师是王世业老师,他带领学生分批次前来上机,学生们对上机非常认真,机房里 “座无虚席”,悦耳的键盘打字敲击声此起彼伏,一派兴旺景象。有一次王世业老师告诉我,学生通过这门课程和上机的训练,实际动手编程的能力有较大提高。我听了以后,心里感到很欣慰。

记得我们机房当时除了接待本系学生的上机任务,还接待了学校管理系的一些研究生上机,管理系当时就在学校的计算中心(袁成英楼的前面),可能他们也是计算机资源缺乏,来请我们帮忙,他们上机都要签名。十几年以后,看到他们中的一些人成为了管理领域的著名专家,想到当时的情景,心里还是甜滋滋的。

在那些日日夜夜里,我们一直不辞辛劳努力地维护着 PDP-11 计算机,使其正常工作,并通过我们的科学管理,使其发挥出最高的效率,更好地为我们系乃至其它兄弟院系的教学和科研服务。一直到学校和计算机系的条件转好,有了足够的机房和计算机可以安排学生实习为止,我们终于完成了这样一个特殊的任务。

弹指一挥间,一晃 20 多年过去了,当年刚出现的 PC 机还是由 IBM 公司首先推出的(当时我们为了科研需要,花 5 万多元买了一台,CPU386 的),现在 IBMPC 机业务部门已经卖给了我国的联想集团,而 DEC 公司已经早就不复存在,被別的公司兼并了,我们的 PDP11 计算机也早就送给了其他高校。学校的机房和老师的科研用机取而代之的是具有性能良好的最现代化的联网的计算机设备,其发展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虽然时间过去了许多年,可是,当时 PDP11 计算机机房里师生们轮班上机的那一幕幕热烈景象,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我为我曾做过的这项机房管理工作感到欣慰和自豪。

 

荆金华供稿于 2015 年 4 月